发布时间:2025-03-10 17:34:01    次浏览
客家人善于酿菜,把肉馅塞进豆腐、青椒和茄子,做成菜,就是普受欢迎的“酿三宝”。但有一种酿法,别处难得见到,仅在惠州流传,名为“酿春”。 客家人善于酿菜,把肉馅塞进豆腐、青椒和茄子,做成菜,就是普受欢迎的“酿三宝”。但有一种酿法,别处难得见到,仅在惠州流传,名为“酿春”。所谓酿春,是往鸭蛋黄里“种入”猪肉、虾仁、香菇等拌成的肉馅。先把鸭蛋打入碗中,然后用削好的青竹片轻轻挑开蛋黄一个小口子,慢慢将肉馅酿入,必须做到蛋黄戳涨而不散。这道菜写成文字,颇有诗意,“在菜碗里酿制春天”,引发很多外地人关于春宴的想象。方言研究者则善于粉碎一切美好的意境,指出酿春应作“酿膥”(膥,音同春,意为蛋、卵)。一言蔽之,就是“酿蛋”。所以,有时候留点想象空间是可贵的。好在酿春这道菜在惠州的意头甚佳,是生日设宴等重要仪式上的大菜。酿春遂有了传统的意味在里头,一是由谐音引申出来的寓意,二则这道菜就是一门技术活,工序繁琐,“难者难,易者易,急不得,快不来”,故饱含诚意。这道菜足以代表惠州这座城市的诸多面相。城市如人,存在文化差异与个性特征。最典型的,北京人喜欢说,多大干部我没见过;上海喜欢说,你们这帮乡下人;在广州人眼里,穷鬼,都是穷鬼……惠州人会说什么?看,蓝天!绝大多数城市都中了“霾伏”的时候,蓝天就成为极其稀缺的品质,并上升为城市标签。而惠州对生态的专注,以及五方杂处的历史,也酿就了她的共融调和理念。犹如食材的绝妙搭配,手法的超乎想象,酿春的真谛恰在于“融合”。惠州的尺度刚刚好,传统而不保守,偏安而不排外。连惠州的执政者都极为信奉这座城市的融通特性,引进人才要提“来到惠州,就是一家人”,发展经济要提“既要金山银山,更要绿水青山”。惠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,过往的辉煌或曾让她踟蹰。但应明白,历史上的每一个片断都不是包袱,而是财富。按照别人的路径去谋求城市体量的膨胀,一度是惠州在新兴暴富城市的镜像面前闪现的自我想象。她开始重新蹒跚学步,却被讥为一个虔诚而笨拙的模仿者。这些年来,惠州明显经历了城市定位与发展方向的思路调整。从对外界亦步亦趋,到向过去寻求答案;从问道于人,到反求诸己。当中最显眼的转变,绝不是她的G D P总量和增速,也不是她的产业集群建设和新区规划,而是对于幸福感这一纯属内心需求的专注。内在的转型,比起喧闹浮华更深得时间的三昧。一切以幸福感的“制造”为中心的社会治理、城市建设、经济驱动、制度构建等等,我们都称之为“幸福制造业”。与其重蹈他人的老路,穷追猛打,不如另辟蹊径,换一种舒服的节奏,或许能提供一种城市发展可能性的样本。如同惠州人的春宴上,没有人可以否认,酿春就是一道颠覆性的菜色。许多人在一座城市中出生、成长、老去,对自己的城市和它的历史却依然一无所知。那些被淡忘的历史,被匆匆忽略的现在,就像是城中蜿蜒而过的河流,或许干涸过,甚至被钢筋水泥的地基掩埋,但它曾生动地流淌过,并将永远流淌下去。新闻是历史的底稿。我们负责观察并记录这座城市,每天每天,提供意见,赋予意义,激发想象,但最终我们也将融入其中,和每一个惠州人一样,感受并倾听她的暗涌,过往的,现在的,以及未来的。南方都市报进入惠州11周年之际,我们以酿春的诚意和功夫,带你重新熟悉这座城市。她的每一个侧面,都独一无二。酿好的鸭蛋放进锅里,用小火慢慢养熟,其间不盖锅盖。一定要加上纯绿豆粉做的粉丝,晶莹地垫在鸭蛋下面。最后,撒上切碎的枸杞叶,整个汤,清鲜美丽。好了,上酿春。